咨询热线:0371-85608552

手机网站|English

松井股份2022年年度董事会经营评述

来源:低密度陶粒支撑剂    发布时间:2023-11-30 06:49:10

描述:

...

产品详细

  2022年,在全球宏观经济震荡、国内外形势纷繁复杂的时代背景下,为积极应对接踵而来的各项突发考验,公司锚定战略坐标,迎难而上,直面风霜洗礼,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从挑战中谋发展。一方面采用“技术+创新”双驱动策略、打造CMF体系、积极创新开发产品等措施,深挖下游市场潜能,拓宽与计算机显示终端合作边界,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另一方面通过树立行业标杆项目,全方面推进乘用汽车项目落地量产与定点,与众多国内外终端品牌及汽车零部件战略客户合作取得历史性突破。此外,为配合战略发展目标实现、更好地参与全球市场之间的竞争,公司持续对组织升级、新业务布局、创新项目培育等进行前瞻战略性投入,并重启了国际化进程,以快速掌握并实时响应全球客户需求。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09.20万元,同比下降1.8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225.09万元,同比下降15.55%;实现毛利率50.11%,较上年同比提升1.33个百分点。截至2022年12月31日,公司资产总额141,053.16万元,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4,071.86万元,资产负

  报告期内,受宏观经济弱复苏等因素影响导致消费者换机需求疲软,供需错配使得终端上游供应链承压,公司全年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1.26%,其中手机及相关配件业务、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业务、智能家电业务均不同程度出现下滑;而可穿戴设备业务收入因竞争优势继续凸显保持了32.73%的稳定增长。从客户结构分析,国内部分手机终端品牌涂层产品出货量2022年呈下降趋势,而海外终端品牌客户如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谷歌、罗技、MOTO、微软等涂层产品出货量均实现了较好增长。

  乘用汽车方面,经过多年的产品打磨及市场培育,公司凭借差异化竞争策略积极把握汽车行业特别是新能源汽车蒸蒸日上的市场机会,在乘用汽车领域业务拓展上取得成效,全年共实现收入6,702.51万元,同比增长198.39%。

  特种装备方面,胶黏剂产品在半导体芯片封装、航空航天相关这类的产品上取得小批量订单。

  报告期内,为进一步落实专业化和全球化愿景、探索多组织运营管理、集中资源办大事、激发子公司之间业务协同乘数效应,公司成立了相对垂直的组织管理架构,重点推进整合供应链组织体系升级,推动原辅料中央采购、生产交付、物流交付、质量管控等关键环节的密切衔接。经过半年的探索,全新的组织形态和强矩阵化管理运作模式以“赋能松润”汽车涂层项目为试点,在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运营管理、提升文化融合、促进各业务板块协同发展等方面的机制及路径日渐有效,并逐步深化。

  为更好地参与市场之间的竞争,公司重启了国际化进程,将松井越南为据点设立生产和营销基地,辐射东南亚及印度市场,以更快速响应客户的真实需求,实现客户资源的有效渗透,逐步扩大公司全球品牌影响力,打好公司国际化基础。

  为保持持续进化的能力,公司在研发投入上不断“加码”,全年研发投入7,452.16万元,较上年同比增加26.84%,研发投入占据营业收入比例达14.93%。报告期内,公司围绕“技术的松井”,开展了多层次、多维度布局,取得了系列成果。

  在研发创新动能方面,积极孵化和培育新项目,加快关键涂层材料国产化步伐。公司聚焦新能源汽车、航空航天等新兴行业发展的新趋势及技术动态,前瞻性开展了多项创新型涂层项目的研发技术。2022年,公司与某重要战略客户交互式研发的创新型动力电池绝缘涂层材料技术不仅通过阶段性材料性能测试,而且全球首创提出采用材料与工艺相结合的系统性解决方案,该套方案初步获客户认可,目前正在联动全球资源进行解决方案的全流程验证;与客户合作研发的适用于更高功率汽车电机、特高压变压器的特种功能涂层材料完成配方研发与中试,进入产品安全认证阶段;溶剂型无树脂色浆项目提前完成实验室配方开发并得到乘用汽车领域客户初步认可;针对国产大飞机标杆客户深层次需求开展了技术交流,参与其涂层材料的研发;由公司发榜的“国产大飞机电致变色功能涂层材料关键技术探讨研究”项目,在2021年度湖南省技术攻关“揭榜挂帅”项目中获得立项。

  传统升级迭代应用型项目并驾齐驱。公司不断挖掘、引领下业及客户的真实需求,主动进行产品技术升级迭代,着力解决客户痛点及难题。例如在消费电子领域,公司研发的水性涂料组合产品在成功攻克原有技术短板的基础上,在业内首次实现水性超级白外观效果;创新研发的诸多涂料新品可更好满足下游客户的真实需求的同时,在手机、平板、笔电等领域均实现了量产应用。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不但实现了有机硅手感涂料在汽车零部件领域的首次应用,而且进行了内饰金属涂料的迭代与升级,部分涂料技术和产品可从多涂到一涂跨越。

  在研发平台构筑方面,通过施行“人才盘点、清零强基”与引入行业顶级专家、高端科研人才并举政策,公司的研发队伍结构得到优化,整体“战斗力”逐步提升。作为迈向松井愿景的承载实体,广东松井研究院正式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上海松井研究院进入紧张施工阶段,国内“华东-华南-华中”三大主要研发技术平台初具雏形。此外,公司先后获批湖南省博士后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国家企业技术中心,软硬实力双提升,为公司高素质人才引进、高新技术研发形成有力支撑,进一步夯实了公司人才强企战略的发展根基。

  在研发效能改善方面,公司通过组织架构调整与升级进一步打好研发管理基础,团队协作能力与研发效率得到双提升。通过扎实开展精益数字化管理、PDM研发管理系统升级等方式,实现在研项目全面动态过程管理,项目量产成功率持续提升。检验测试中心顺利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获得CNAS实验室认可,标志着公司朝着专业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秉承“一切以客户为中心”的价值导向,通过持续打造CMF体系、积极开发新锐产品等举措,深挖下游市场潜能,不断拓宽与客户合作边界。尽管2022年消费电子业务收入同比下降,公司在高端消费电子涂料市场的占有率仍保持增长,再上台阶。

  在海外计算机显示终端上,公司凭借过硬的技术实力和良好的口碑,在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的产品线进一步丰富,一是首款胶黏剂产品在其手机项目应用上取得历史性突破,待后续导入量产;二是推出的可匹配、满足其差异化需求的环保型油墨产品解决方案获得客户认可;三是公司参与开发的多个重点新品类项目相继进入待量产阶段,如功能型硅涂料、超低反射率特种功能涂料、水性哑光色漆在其VR产品上试样成功,成为其指定一供;四是可同时满足多种金属材料应用的超级水性色漆解决方案首次在其台式电脑主机上打样成功。

  在国内计算机显示终端上,公司与重要战略伙伴及模厂客户保持密切稳定合作,并取得积极进展。以环保型低VOC涂层解决方案为切口,公司产品应用成功拓展延伸至国内H大客户笔电领域,获得其笔电产品的涂料量产权;全方面进入小米的手机、笔电、可穿戴、智能家电等多个产品序列的供应链体系;与OPPO合作取得突破,在第四季度全面介入其新机种、新项目的开发;成为VIVO某款产品主要供应商;成功进入ODM客户龙旗、闻泰新项目开发的主供序列。

  在油墨业务上,随着油墨产品体系日益完善,市场协同、品牌等优势逐渐显现,2022年油墨收入同比增长56.20%。报告期内,公司开发和储备多家战略客户,全面参与Googe项目开发,成为其新项目油墨产品的主要供应商;在北美T公司路由器项目中实现量产;除此之外,公司正与福耀积极开展合作,参与配合多个项目产品与解决方案的开发。

  报告期内,公司以“技术+创新”双驱动策略,在成功推出防雾涂料、PVD涂料、水性涂料、手感涂料等系列开创行业先河的产品与技术基础上,再次勇立行业潮头,与汽车终端品牌、汽车零部件配套供应商携手共树行业标杆,开辟出一条具有松井特色的成长路径。公司系列新产品先后在北美T公司、比亚迪(002594)、蔚来、理想、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柳汽、长城、丰田等新车型上实现量产。随着行业影响力日渐扩大,新项目研发需求与合作机会纷至沓来。

  公司通过数字化项目的落地实施,基本实现各大系统数据贯通及业务场景数字化全覆盖,数字化应用水平大幅度的提高,既为公司实现多组织化经营提供了基础保障,也为各项管理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公司是一家以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为目标市场,通过“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模式,为客户提供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系统化解决方案的全球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商。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按照产品特性、用途等不同,可分为涂料、油墨、胶黏剂三大类;按照固化方法不一样,大致上可以分为热固化、UV固化以及电子束固化涂层材料;按照溶剂种类不同,又可大致分为溶剂型、水性、高固含、粉末涂层材料;按照应用领域划分,现阶段主要使用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的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四类细致划分领域,以及乘用汽车零部件内外饰领域。

  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公司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基本实现对下游目标市场业务的全覆盖。目前,公司已成功进入已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Microsoft、Googe、HP、Amazon、Meta、罗技、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等诸多国际知名终端品牌。

  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依托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差异化的竞争策略,实现技术与市场的双重突破,已供应或进入客户体系的核心客户包括:北美T公司、比亚迪、蔚来、理想、吉利、广汽、上汽通用五菱、法雷奥等国内外知名整车及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与此同时,公司正围绕轨道交通、航空航天、海洋装备等特种装备领域,以表面处理、功能涂层、胶黏剂等相关的前沿技术为研发方向,积极开展技术攻关和应用研究。

  公司以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等领域为目标市场,采取“交互式”自主研发、“定制化柔性制造”的模式,研发和生产涂料、油墨、胶黏剂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以对外销售实现业务收入。

  公司坚持以“交互式”自主研发为主、合作研发为辅的研发模式,进行技术、产品的研发。

  公司与终端品牌客户建立了双向交互式的研发信息共享机制。一方面,公司依据行业技术发展动态,前瞻性地预测行业科技发展的新趋势,将最新的理论、材料、工艺等导入产品研究开发设计中,通过自创式设计将创新产品推荐给终端设计部门;另一方面,公司依据终端传导的工业设计新品设计理念和相关痛点问题,定制化设计推出相关配套产品,满足终端定制化需求。

  建立以松井中央研究院为核心,终端服务部门、模厂服务部门、质量管理、采购、生产等多部门联合协同的系统集成开发平台,并辅助先进的软、硬件研发设施进行自主研发。

  ③以公司为主体,各级工程技术中心为平台,联合供应商、高校和行业协会,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共同促进研发成果产业化。

  公司与核心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联合开发采购平台,将上游最新原材料及时引入公司研发体系,为公司自主创新提供技术上的支持;同时,公司与战略供应商针对特定原材料进行联合定制化开发。

  “战略采购”最重要的包含:①战略合作:公司与战略供应商签订《战略合作和长期采购协议》,共同开展项目研发技术,共享市场及技术开发信息;②策略采购:公司基于原材料市场供求及市场行情等因素,适时进行采购储备、集中采购,控制采购成本。

  公司根据“以销定采”策略执行原材料采购,主要原材料包括树脂、金属颜料、溶剂和助剂等。其中树脂、金属颜料为公司的核心原材料,树脂主要从生产企业直接采购;金属颜料主要从相关代理商采购。公司与主要树脂供应商、金属颜料供应商采取“长期框架合同+订单”的采购模式。

  ①配置业内先进的DCS生产自动化控制管理系统进行生产,采用业内先进的表征设备和理化仪器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微观精准分析与检测,确定保证产品品质、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②配置多套柔性化生产辅助设施,施行规范、高效的生产工艺流程化管理,实现小批量、多批次定制化柔性制造;

  ③构建涂料、油墨、胶黏剂等多类别、一体化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生产系统,一站式满足客户不同业务需求。

  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具有产品迭代周期短,创新质量要求高的特征,该特征要求产业链上所有环节必须保持相应的创新质量和节奏,“公司→模厂→终端”构成产业链条上下游,三者之间形成一种共生生态关系。基于公司所服务行业的特殊性和客户的专业性,公司主要采用“一对一定制化”的深度营销模式。

  模厂和终端、公司和模厂之间是直接供应关系,公司和终端之间是间接供应关系。鉴于“终端”+“模厂”的双重客户关系,公司进入供应体系通常要经过终端客户需求获取、终端客户样板报送、终端客户供应商认证、模厂实验室小试、模厂生产线中试、模厂初验收、模厂供应商认证、与模厂签订供应合同等多个阶段,新客户开发周期约为1-4年不等,其中消费电子终端开发周期略快于乘用汽车终端开发周期。

  此外,公司建立项目化运行机制,“一对一定制化”向客户进行深度营销。终端服务部门人员服务终端、模厂服务部门人员服务模厂,二者相互协同,执行“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营销策略,同步客户项目开发全流程,保证项目开发进度和质量,最终实现对终端和模厂两极客户的有效开发。

  根据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行业分类指引》(2012年修订),公司属于“制造业”(行业代码:C)项下的“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行业代码:C26)。根据国家统计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具体细分属于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制造行业。

  涂料作为一种用于涂装在物体表面形成涂膜的材料,起到保护、装饰或特殊功能(绝缘、防锈、防霉、耐热等),被广泛运用于各行各业,是国民经济配套的重要工程材料。根据《涂料产品分类和命名》(GB/T2705-2003)的分类方法,涂料可分为建筑涂料、工业涂料、通用涂料及辅助材料三大类。其中,工业涂料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船舶、汽车、电子、轻工等各个领域,为行业复杂程度最高、用途范围最广、技术难度最大、应用领域最全的涂料门类,工业涂料市场具有市场规模大、中高端市场寡头垄断特征。

  消费类电子、汽车和特种装备领域因其科技性、创新性、功能性特点,该领域的功能涂层材料通常称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

  根据世界油漆与涂料工业协会(WPCIA)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涂料市场规模达到1797亿美元,年增长率为3.1%,其中工业油漆和涂料市场的销售额为456亿美元。从产量上来看,全球涂料市场主要集中在亚太、北美、欧洲。从市场竞争格局来看,多年保持相对稳定。2022年全球涂层材料公司销售前十名均为外资企业,宣伟(美国)、PPG(美国)、阿克苏诺贝尔(荷兰)分别以216.4亿美元、171.5亿美元、119亿美元销售额位居全球前三名。全球涂料行业正在向集约化、专业化方向发展。

  2022年,亚太地区油漆和涂料市场规模为630亿美元,是全球油漆和涂料最有潜力的市场。其中,中国目前主导着该地区市场,复合年增长率为5.8%。根据《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显示,到2025年,我国涂料行业总产值预计增长到3700亿元左右;产量按年均4%增长计算,到2025年,涂料行业总产量预计增长到3000万吨左右。从行业生命周期来看,目前我国涂料行业现阶段处于成长期,但存在结构性产能严重过剩、产业集中度低、市场竞争不规范等特点,整体呈现“大行业、小企业”的竞争格局。我国涂料行业主要包含外资品牌和内资品牌,行业梯队层次较为明显,外资企业因在高端涂料领域更具优势,市场竞争力更强,占据了国内涂层材料市场近半数的份额。内资品牌企业虽然数量较多但中低端产品同质化严重。但随着本土企业近年来在积极进行技术创新,大力布局外资企业垄断的涂层材料领域,国内企业与外资头部企业的收入规模差距正在不断缩小。

  消费电子及乘用汽车作为涂料、油墨、胶黏剂等涂层材料的重要下游应用产品,行业的快速变化倒逼涂层产业向着环保型、节能型和多功能型方向发展。

  1)下游应用领域的深化和拓宽、供应链国产化等因素为国内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经过多年发展,传统消费电子行业已逐步进入成熟阶段,产品创新、市场增长速度已逐渐放缓,在芯片紧缺、产业链转移等负面因素影响下,产业链竞争进一步加剧。在当前困境下,消费电子产业链公司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产品差异化、品质高端化等深层次需求日益增多,引领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向定制化、高综合性能、系统服务方向快速发展。同时,下游新兴细分应用领域如AR、VR、MR产品不断拓宽也随之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带来更大发展空间。

  以华为、小米、OPPO、VIVO等为代表的国内终端品牌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领域业务快速集中,许多优秀国内品牌企业供应链国产化趋势日益明显。而国内制造业技术水平日益提高,加之丰富的原材料资源和适中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为国内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2)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在产品结构方面逐步向多类别一体化、节能高效环保、满足客户系统化需求等方向发展。

  根据材料特点及用途不同,目前涂料、油墨、胶黏剂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品领域。由于基材适应性广、多涂层结构等因素,涂料的总涂覆面积相对较大,涂料相比于其他两类涂层材料应用更广。但随着玻璃基材应用提升,油墨用量也逐步增加。为满足高端消费品小体积、轻量化需求,胶黏剂在集成电路、智能终端、乘用汽车等领域已经逐渐实现大规模的应用。

  鉴于涂料、油墨、胶黏剂产品具有共同的客户群体,产品性能、用途互补性强的特征,多品类、一体化产品体系的优势逐步凸显。一方面,多类别、一体化的产品体系可一站式满足客户基于不同基材、固化方式、涂层性能、环保标准的涂层产品需求,实现定制化生产;另一方面,涂层产品配套使用可保证客户的产品的质量,降低多品牌涂层产品共用带来的兼容性风险。

  近年来,UV固化涂层材料因其具有独特的“5E”(即环境友好、高效、节能、适应性好、经济)特点,成为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之一,并在高端消费电子领域和乘用汽车领域得到快速应用,逐步实现了对传统热固化色漆、面漆的替代。

  在配方、涂层工艺及镀膜工艺的不断创新下,PVD涂层材料的外观装饰性向多样化、更高品质方向快速发展,PVD镀膜和涂料(UV固化)可呈现高亮度和强金属质感,大大弥补了塑料基材外观不佳的缺陷,应用显著提升。

  由于性能优异,溶剂型涂层材料为目前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等领域的主流应用产品类别,但其在使用过程中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较高,对环境和人身健康危害较大,替代需求较高。近几年,受环保压力日趋加大影响,具有低挥发性有机物排放量的水性涂层材料成为涂层材料的新兴发展方向。工信部《重点行业挥发性有机物削减行动计划》提出“推广环保涂料应用,大力推进环保涂料研发工作,重点优化水性涂料施工工艺,开发环保清漆产品。鼓励新建紧凑型涂装生产线,采用高固体份涂料、水性涂料替代传统溶剂型涂料,推动粉末涂料在商用车领域的应用,推广静电喷涂等高效涂装工艺。随着水性涂层材料技术逐步完善,相关涂装工艺技术日渐成熟,水性涂料代替溶剂型涂料是大势所趋。

  此外,在乘用汽车领域,传统的水电镀工艺普遍存在高环境污染问题,UV固化的PVD涂层材料因具有性能好、外观装饰效果佳、无重金属/水污染等优势,开始对水电镀工艺实现逐步替代。

  国内与涂层材料行业相关的公司众多,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但是由于涂层材料下游应用领域众多,因此不同企业的涂层材料产品各有侧重。与其他涂料板块相比,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主要行业特点是准入难度大、技术门槛高,具备显著的行业门槛和客户粘性。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的终端客户为高端消费类电子品牌企业和乘用汽车(零部件)品牌企业,直接客户为上述品牌企业上游模厂。进入其供应链需完成“终端认证”+“模厂认证”的双重认证。具体进入流程包括终端客户需求获取、终端客户样板报送、终端客户供应商认证、模厂实验室小试、模厂生产线中试、模厂初验收、模厂供应商认证、与模厂签订供应合同等多个阶段,整个进入过程通常需1-4年。在后续合作阶段,终端、模厂通常会持续对主要供应商进行考核,供应商需持续满足其相关认证要求。

  由于涂层材料品质直接影响下游产品品质,下游客户更换供应商成本高、风险大,其通常会将通过认证的供应商列入合格供应商名录,不轻易更换。

  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是高分子化学、有机化学、无机化学、胶体化学、表面化学与表面物理、流变学、材料力学、光学和颜色学等多学科结合的综合应用技术领域,细分涂层材料产品种类繁多,且不同细分涂层材料产品的基础原理、材料性能、生产工艺、应用条件区别较大。上述特征使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市场细分化程度和技术门槛相对较高,属于典型的技术密集型产业。

  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领域具有产品类型多样、应用领域可扩展性强的特点,且随着产品升级和市场拓展不断催生出新的应用场景;同时,下游产品多样化、多变化、定制化、高品质等特征,要求产业链上所有环节需要保持相应的创新质量和节奏。尤其是科技创新的快速发展,新基材的迅速迭代,对新型功能涂层材料应用提出了新的挑战,相关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技术更新,不断满足消费者对终端产品新质感、新视觉、新体感的需求,为用户营造最佳的使用体验。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领域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差异化价值的创造,打破了国内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涂料领域长久以来被国际巨头所垄断的竞争格局,实现了关键涂层材料的国产化替代,与众多细分行业的优质企业建立了良好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基本实现对下游全球知名消费电子终端品牌业务的全覆盖。

  经过长期的行业积累,公司自主创新能力、技术研发水平、市场需求响应速度、产品性能、产品种类、品牌知名度和终端客户认证情况在细分市场中均处于国内前列。随着公司近年来持续的研发投入,产品结构的日益完善,综合竞争力实力不断增强,公司竞争力和市场地位随之进一步得到巩固。

  3.报告期内新技术、新产业(300832)、新业态、新模式的发展情况和未来发展趋势

  伴随着电动车时代到来,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再创新高,2022年达到1082.4万辆,同比增长61.6%,其中中国达到688.70万辆,在全球的比重增长至63.6%。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最大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我国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中,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制造潮流的引领者,以比亚迪、蔚来、理想、小鹏为代表的中国车企走在了产业发展的最前端,成为新能源汽车行业标准、技术参数等各项指标的制定者和参与者,并开始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建立新的国产化供应链体系,这为在研发本土化、供应当地化、响应快速化等关键环节更具优势的国产涂料品牌带来趋势下的破局良机。

  (2)消费升级、技术进步带动涂料行业进一步向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演化。

  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通过垂直整合模式替代传统的分工专业化模式,将造车难度降低,使得电动车产业更接近于电子产业。新能源变革带来供应链的革命,大量消费电子公司进入汽车电子领域,为传统汽车行业带来了新技术、新模式、新理念,消费者在选购燃油车和新能源车的边界正在被逐渐打破。比如大屏或多屏设计成为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标配,新能源汽车内外饰设计更关注驾驶者、乘坐者的多重感官体验等,这些变化促使汽车产品整体更具简约感、科技感、高级感,而涂料、油墨、胶黏剂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作为乘用汽车内外件的装饰或保护材料,对汽车驾乘舒适度、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重要性将进一步显现。

  此外,在汽车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多轮驱动”下,自动驶技术成为汽车智能化的主要偏向,以电驱系统为核心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发生正颠覆性变化,智能制造主导的工业4.0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产业格局,大量新的相关功能性涂层材料及新工艺配套技术需求正不断衍生,这些变化将带领涂料行业向更加精细化、高端化、功能化方向发展。

  绿色发展既是国家产业政策导向的基本方向,也是企业发展的更高目标要求。2021年3月24日发布的《中国涂料行业“十四五”规划》中重点提出,到2025年环境友好的涂料品种占涂料总产量的70%的目标。2022年1月24日,国务院印发的《“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中指示,要推动使用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的涂料,到2025年溶剂型工业涂料使用比例降低20%。2022年12月1日,生态环境部发布了《环境监管重点单位名录管理办法》规定,具备下列条件之一的,应当列为大气环境重点排污单位,其中就包括“工业涂装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全部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水性、无溶剂、辐射固化、粉末等四类低挥发性有机物含量涂料的除外”。除此之外,越来越多的国际国内终端品牌客户重视承担社会责任,为满足环保需求,采用更环保的涂料水性化趋势明显。在环保政策外在压力和汽车企业自身品牌建设需求的推动力下,工业涂料领域的“油改水”以前所未有的力度、速度和深度向前推进,大批涂料企业开始进行产品结构调整,加大水性涂料等环境友好型涂料的开发和应用比例。

  目前,我国涂料市场仍属于竞争型市场,但市场相对分散。在市场需求下降及双碳政策带来的行业转型等多重因素压力下,工业涂料市场行业洗牌速度加快,行业格局分化愈发明显。综合竞争力较弱、资金研发实力不足的中小涂料企业将陆续退出,而拥有品牌、规模、客户、渠道和资金等优势的头部企业在一些中高端领域完成进口替代后,国产品牌市场份额会逐步提升,竞争优势进一步放大,在强强对决中不断走向卓越。

  上表中在研项目预计总投资规模将根据项目整体规划、项目实施情况等因素适时进行调整。

  公司坚持以技术为导向,以全球化的视野整合嫁接资源,聘请了来自美国、日本、新加坡的多名在新材料研发方面的资深专家,以老带新,构建梯队化研发人才队伍,培育了一支研发经验丰富、自主研发能力优秀的高素质研发队伍。研发团队拥有丰富的涂层研发及应用经验,持续跟踪国际前沿功能涂层科技动态,进行前瞻性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的研究,并根据客户的需求、聚焦客户痛点进行实用性产品技术和应用技术升级,不断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应用价值。

  公司注重对研发的投入,在研项目储备丰富,项目覆盖高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等领域,开展水性涂料、特种树脂、油墨、胶黏剂等各类新型功能性涂层产品的前瞻性研发。其中,公司对现有溶剂型产品进行全面水性化的研发,可满足对溶剂型涂料技术的全面替代,并已获得可喜的成绩。公司生产的涂料在施工状态下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可满足2020年12月1日颁布实施的新国标GB30981--2020《工业防护涂料中的有害物质限量》的国家标准。同时鉴于产业现状,公司加强低VOC油性产品的开发,基本完成了低VOC油性产品的技术开发和储备其中自主研发的“低VOC水性高性能UV涂料”荣膺“2022年荣格技术创新奖”。

  为持续保持技术创新的领先性,公司不断加大研发费用投入。高强度的研发投入带来高效率的研发成果转化。截至报告期末,公司拥有3项PCT国际授权专利,86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项实用新型专利。系列有机硅手感涂料技术、系列PVD涂料技术、系列UV色漆技术、系列水性涂料技术等具有行业领先或行业先进性,并形成规模生产销售力。

  公司下设“湖南松井研究院”、“广东松井研究院”、“上海松井研究院”、“北京松井研究院”,基本完成全国“华中-华东-华南”三大主要研发技术平台的布局。松井技术平台汇集行业专家人才,聚焦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对解决表面处理、涂层及防腐蚀一体化解决方案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难题开展攻关研究。同时,公司建设有配方开发实验室、色彩中心、CNAS实验室、方案设计部等,并配套功能涂层产业全体系研发检测设备和数字化系统,为项目从立项研究到产业化应用提供全流程保障。

  凭借领先的技术实力、持续的创新能力和科学的管理运营成功入选2022年(第29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成为2022年涂料行业唯一被认定的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公司先后承建“湖南省UV高分子涂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南省认定企业技术中心”两个省级科研技术平台,获批湖南省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具备整合社会研发资源的能力。持续深化与中山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高校进行产学研联合,共同开展基础课题研究。此外,公司系中国感光学会辐射固化协会副理事长单位、湖南省石油化学工业协会涂料工业分会副会长单位,充分吸收行业资源,提升公司研发实力。强大的研发能力及丰富的研发储备将为公司持续推出新产品,迎合终端个性化需求,实现业绩持续增长提供有力保障。

  公司持续聚焦重点应用领域,贴合市场需求,凭借优秀稳定的技术研发团队、高强度的研发投入、集成交互式高效研发模式,及不断增加的创新科研成果,助力公司在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持续领跑。

  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和乘用汽车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聚焦目标市场深耕细作,良好的信誉赢得了众多知名客户的信赖,积累了一批以北美消费电子大客户、Microsoft、Googe、HP、Amazon、Meta、罗技、华为、荣耀、小米、VIVO、OPPO等高端客户群,并与其建立了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在乘用汽车领域,公司主要终端客户覆盖亚洲、美洲、欧洲等地区的国内外知名整车企业,世界级的市场布局正逐步形成。

  同时,基于公司所处行业的特殊性和客户专业性,进入下游产业链供应体系,需要完成“终端”+“模厂”双重认证,具有较高的市场壁垒。随着下游终端品牌客户市场集中度的不断提升及其对涂层材料产品创新需求的不断增加,具有品牌影响力和市场竞争优势的涂层材料企业市场集中度将逐步增加。公司凭借优质而稳定的客户资源,及多年来与知名终端品牌长期合作积累的良好口碑,有助于业务快速推进及市场份额的提升。

  涂料、油墨、胶黏剂被广泛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领域,具有客户群体相同,产品性能、用途互补性强等特征。公司现有研发实力和生产系统可实现从涂料、油墨产品快速过渡到胶黏剂产品,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涂料、油墨、胶黏剂”三位一体产品结构体系,一站式实现用户基于不同基材、固化方式、涂层性能、环保标准的涂层产品需求,不断增强下游市场客户粘性。

  公司旗下拥有东莞鸥哈希、松润新材、广西贝驰等多家控股子公司,分别在智能家电、乘用汽车零部件相关细分业务领域渗透、发力,可与公司在技术研发、客户资源、产品结构等实现深度融合及资源共享。

  为更快速响应客户需求,公司围绕核心终端品牌及重点模厂所在区域建立研发、生产、销售、技术服务机构。公司以(分)子公司、研发实验室、销售服务点等方式,在北京、河北、上海、江苏、广东、香港、台湾、广西、重庆、厦门、越南等地建立了技术、营销服务中心。国际化的区位布局,为公司快速响应终端、模厂等下游市场客户需求提供有力保障,不断提高客户渗透率和系统营销能力。

  公司取名为松井,意在以松和井的品质鼓励企业和员工,寓意松井人像劲松一样坚忍不拔、追求卓越;像井水一样知恩图报、简洁包容。

  作为一家以技术而致领先,且实现国产化替代、国际化布局的民族品牌企业,公司自创立之初就构建了鲜明、深刻的企业文化价值体系,经过十余年发展已经积累和沉淀了很多优秀的文化因子,比如“一切以客户为中信”、“持续创新”、“与员工共成长”、“松-井精神”等等。公司将这些文化元素进行了系统提炼和全面梳理,形成了松井特色的“锐文化”体系。

  基于所属行业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公司将“持续超越,开创精彩大场面”作为自己的崇高使命:对客户持续超越需求,对员工持续超越梦想,对股东持续超越利润,对行业持续超越竞争,对社会要持续超越责任。

  倡导“松茂井润、锐致大成”的核心价值观:一切以客户为中心,始终关注和研究客户,通过提供高品质的产品和卓越的服务,快速满足客户的各种需求,以客户的需求来驱动公司战略的实施,帮助客户解决各种问题;持续创新,不断在战略、资本运作、研发、营销、管理等方面进行模式、策略和方法上的局部创新与系统创新;与员工共成长,始终视人才为企业发展的源泉,视人才为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在“像井泉一样感恩简洁,像劲松一样负责协作”的企业精神及“技术引领、专业服务、创造价值”的经营方针引导下,公司已将“松”“井”特色企业文化思想内核植入到了战略、研发、营销、管理、生产等方方面面,全体员工能有效结合自身岗位进行自我驱动,并用实际行动充分阐释并证明企业文化的力量。

  (二)报告期内发生的导致公司核心竞争力受到严重影响的事件、影响分析及应对措施

  下游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具有更新迭代速度快、发展方向不确定性大等特点。因此随着下游应用领域的快速变化,行业内的企业被要求具有更快速灵活的研发机制和具备突破性创新或颠覆性改变的工艺技术。如果公司不能具备产品方案解决能力,及时创新并掌握相关技术,适时推出差异化的创新产品不断满足客户需求,则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及持续盈利能力将会削弱。

  此外,公司注重技术、产品的研发创新投入,未来预期仍将保持较高的研发投入支出,但由于产品研发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耗时较长且研发结果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如果出现研发项目失败、产品研发未达预期或开发的新产品缺乏竞争力等情形,将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及长远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公司核心技术人员均为现有专利、非专利技术、科研项目等主要参与人,并担任现有在研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尽管公司已推出多层次、多样化的激励机制与管理层、核心技术团队进行深度绑定,若因上述人员离职产生技术人员流失,则会对公司在研项目的推进以及现有知识产权的保密性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研发和生产的涂料、油墨等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主要用于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和乘用汽车领域。公司经营业务发展与上述应用领域各主要终端客户的出货量具有较大相关性,未来如果全球经济情况、以核心产品为代表的各下游应用领域市场需求发生重大或持续波动,将会对公司经营业务带来不利影响。

  公司产品主要应用于3C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等高端消费品领域,上述领域产品需求呈现一定的季节性波动特征。如在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消费电子厂商大多在三季度或第四季度推出新产品,其销售季节性比较明显。基于上述行业特点,公司的销售收入呈现季节性波动特征。未来,随着产品结构的调整该现象会有所改善,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仍然面临季节性波动的风险。

  从高端消费类电子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经营模式来看,鉴于终端对最终产品的品质负全部责任,对构成产品的涂层材料选择,有强管控权等特点,使得公司采用“终端指引、模厂落地”的销售模式,上述业务模式特点导致公司对下游客户(特别是终端客户)存在较大的依赖性。

  与此同时,下业领域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使得公司客户集中度较高。2020年至2022年,公司前五大客户销售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36.88%、29.48%和31.41%,前五大终端客户销售收入占收入总额比例分别为87.77%、75.22%和63.39%,存在客户集中度较高的情形。未来,若企业主要客户经营状况发生重大不利变化、采购需求大幅下降或调整采购策略,可能导致公司订单大幅下降,从而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主要原材料包括溶剂、金属颜料、树脂和助剂等,直接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比例在80%左右。其中部分原材料为石油化工产业链下相关产品,价格走势与上游原油价格走势具有较强相关性。未来,若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而公司不能有效降本提效、维持产品价格议价能力,或将对公司的盈利水平产生较大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毛利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未来,若公司未能持续保持技术领先,不能持续推出系列创新产品,导致优质客户流失,将会对公司毛利率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随着公司销售规模的进一步增长,应收账款将继续上升,如果未来客户信用情况或与发行人合作关系发生恶化,将形成坏账损失。此外,应收账款规模的增加、账龄延长,计提坏账准备也将相应增加,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享受高新技术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政策。未来,公司若不能被持续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或国家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动导致公司不能持续享受上述税收优惠,将对公司盈利水平产生不利影响。

  公司所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竞争较为激烈,与公司经营业务构成直接竞争关系的主要为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化工集团。这些企业拥有较长的发展历史、技术储备深厚、资金实力强,产品应用领域广,具有较强的品牌优势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以高端消费类电子和乘用汽车为代表的一系列产业逐渐向国内转移,为包括公司在内的国内涂层材料企业带来发展机遇,预期未来国内市场竞争趋势将日益加剧。

  面对上述情况,若公司产品技术研发创新跟不上客户的需求或持续创新不足、无法跟进行业技术升级迭代,可能会受到有竞争力的替代技术和竞争产品的冲击,从而对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环境保护等相关监管政策日趋严格等因素影响,公司安全与环保要求将逐步提高,可能会出现设备故障、人为操作不当等管理事故风险或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安全环保事故风险。一旦发生安全环保事故,可能会影响客户与公司的合作,公司或面临被政府监管部门处罚、责令整改或停产停工的风险。

  公司所处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行业的发展与下游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行业的发展状况、发展趋势密切相关,当前全球的宏观经济形势仍然存在高度不确定性。如果宏观经济环境发生重大不利变化、经济步入下行周期或影响下游终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行业的市场需求因素发生显著变化,则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造成不利影响。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909.20万元,同比减少1.80%;实现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

  新型功能性涂层材料行业经过多年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民营经济为主体、充分竞争、高度市场化的竞争格局,并日益向规范化、法制化、规模化方向发展。

  (1)按照经营领域和业务覆盖范围不同,高端消费品领域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企业一般分为综合型、专业型两种。

  综合型企业主要以阿克苏诺贝尔、PPG、贝格、耐涂可、精工、帝国等跨国性的化工集团为代表企业。但鉴于涂层材料业务主要为其下属的一小块业务单元,多通过下属子公司或事业部的形式开展经营。

  专业型企业大多以高端消费品等领域为目标市场,专业从事涂料、油墨、胶黏剂等某一类别或多类别新型功能涂层材料的生产经营业务,代表企业有:卡秀、松井股份等。

  (2)汽车涂料作为涂料工业最具有技术含量的组成板块之一,可分为原厂OEM涂料、汽车修补漆、汽车内外饰部件涂料三大类。

  汽车涂料业具有验证周期长,供应商结构稳定,市场进入壁垒高的特征,因此用户粘性较为明显。从全球市场来看,汽车涂料市场现有格局较为稳定,龙头效应明显,全球主流汽车涂料品牌主要分布在欧美日韩发达国家,而这些国家的汽车工业发达,拥有众多全球知名汽车品牌,支撑了PPG、巴斯夫、艾仕得、立邦、关西、阿克苏诺贝尔、金刚化工等企业汽车涂料业务的发展壮大,而我国汽车涂料行业起步较晚,现阶段涂料市场仍主要由国际巨头主导。从市占率来看,全球汽车涂料市场集中度非常高,前5大涂料供应商PPG、巴斯夫、艾仕得、立邦、宣伟的全球市场份额合计接近80%。

  然而随着我国新能源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国内汽车涂料市场带来机遇,国产涂料品牌在研发本土化、供应当地化、响应快速化等关键环节更具优势。

  目前公司产品属于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下游主要应用于高端消费电子和乘用汽车两大类领域,其中高端消费电子领域主要包括手机及相关配件、笔记本电脑及相关配件、可穿戴设备、智能家电等四类细分领域;乘用汽车领域包括汽车内饰件及外饰件两类细分领域。近年来相关行业的市场发展情况如下:

  自2016年之后,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持续下探,当前全球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下游消费需求疲软,叠加手机创新边际减弱且产品同质化严重,用户换机周期拉长,智能手机行业开始从成长增量向存量替换转变,根据IDC统计数据,2022年全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2.06亿台,同比减少11.30%。同时预估2023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为11.9亿台,同比下降1.1%;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12.63亿台,同比增长5.9%。

  中国市场呈现出与全球相似的规律。根据中国信通院数据,2011年-2016年,除2014年有所下滑外,中国智能手机出货量整体呈现增长趋势,2016年出货量达到最高的5.22亿台,此后随着智能机普及率提升,人口红利逐步消失,出货量开始逐年下滑,到2022年国内市场手机总体出货量为2.72亿台,同比下降22.60%。在全球智能手机出货持续低迷的背景下,由于价格下探+技术成熟+品牌布局多方位的驱动,折叠屏手机走出一波独立行情,实现逆市增长,根据CounterpointResearch统计数据,2022年全球折叠屏手机的出货量达到1490万台,同比增加64%,预计2023年全球折叠屏手机出货量将同比增长52%至2270万台。

  根据TrendForce数据,随着近年来的远程公及教学的需求增加,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在2021年达到了2.46亿台的历史新高。至2022年全球笔电市场受库存需求调节、俄乌冲突、高通胀等负面因素,预计全年笔电市场出货量下修至1.89亿台。由于笔记本电脑正逐渐成为不可替代的电子工具,电脑硬件的发展与技术的日益革新,加之应用场景的多样化与复杂化,便携式笔记本电脑仍有较为可观的发展空间,TrendForce预测2023年全球笔电市场全年出货量为1.76亿台。

  (3)“升级换代+新功能下放”,或将驱动VR/AR可穿戴设备逐步走向大众。

  可穿戴设备行业2018-2021年处于高速增长阶段,期间复合增长率达44%。根据IDC数据统计,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达到5.34亿台,预计2025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58亿台。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层出不穷,消费电子产品形态愈发向多元化发展,轻薄型、小型化新兴消费类电子产品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TWS无线耳机等主流可穿戴设备成为新的需求增长点。尤其是智能手表作为可监控身体健康指标的重要可穿戴设备,2019-2022年出货量连续增加,预计到2026年全球智能手表市场规模将达到616.9亿美元。

  此外,5G大规模应用、技术不断成熟、内容不断丰富,产品不断迭代,AR/VR有望成为下一代爆款产品。2022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达到973万部,预计2023年全球VR/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280万部,其中VR设备为1244万部,同比增长30.67%,AR设备出货量将达到36万部,同比增长71.43%。

  随着5G与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与普及,年轻消费群体对生活品质要求的不断提升,智能家居行业迎来了快速发展阶段。

  据Statista数据,2020年全球智能家居市场规模787.7亿美元,2021年为1044亿美元,预计2022年市场规模为1157亿美元,到2026年将达到1952亿美元,2021年到2026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33%。在出货量上,据IDC数据,2021年全球智能家居设备出货量8.96亿台,预测2026年全球出货量达14.4亿台,5年CAGR为10%。

  当前,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蓬勃发展,汽车与能源、交通、信息通信等领域有关

  技术加速融合,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潮流和趋势,为新能源汽车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经过多年持续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数据,2022年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2383.6

  万辆和2356.3万辆,同比增长11.2%和9.5%。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705.8万辆和68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96.9%和93.4%,市场占有率达到25.6%。伴随新能源汽车高速增长的同时,对汽车内外饰件的需求也大幅上升。

  从需求端看,受消费者对汽车驾乘舒适度要求提升、汽车外饰件对汽车轻量化解决方案重要性逐步提高,加上日益增加的整车装配、私家车改装和售后需求等因素影响,汽车内外饰件市场空间广阔。除汽车内外饰相关产品外,新型功能性涂层材料还可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电机等核心零部件上,未来也有望受益于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

  公司定位于“新型功能涂层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商”,秉承“高端引领、快速响应”经营理念,通过构建“三横三纵”战略体系,丰富产品类别,拓宽下游应用领域,从而推动公司高质量、全面化发展,最终成为新型功能涂层材料领域的全球领导者。

  在横向产品体系方面,打造“涂料、油墨、胶黏剂”多类别、一体化的新型功能涂层材料产品平台,持续满足下游客户基于不同基材、固化方式、涂层性能、环保标准的功能型涂层产品需求,增强客户粘性,提升综合竞争优势。

  在纵向业务布局方面,积极拓宽高端消费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三大业务领域。即做强做精3C高端消费电子核心业务,夯实发展根基;发展壮大乘用汽车(涵盖汽车零部件涂层、后市场涂层、原厂漆涂层市场)重点业务,依靠核心创新产品,兼顾资本市场手段,打破现有竞争格局,抢占市场份额;加强技术、资源储备,适时进军特种装备(涵盖航空航天、海洋装备、轨道交通等)领域。

  当前国际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悄然重塑。2023年公司将坚定不移聚焦主航道,从技术研发、组织升级、市场开拓、文化建设等维度全面助推“三纵三横”战略目标落地。同时增强对宏观环境与行业趋势的预判把控能力,实现2023年年度计划与中长期规划的充分有效衔接。

  技术研发方面,公司以中央研究院作为前瞻性研发的中枢平台,统筹发挥广东松井研究院、上海松井研究院地域、资源及人才优势,结合高端消费类电子、乘用汽车、特种装备领域的涂料、油墨、胶黏剂需求共同开展关键原材料与前沿涂层产品、涂装技术的开发探索。一是坚定不移地践行科技兴国使命,围绕既定的战略目标,加大研发投入,力磕硬核关键技术创新,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储备;二是全力保障重要战略在研项目阶段性结题或有节奏量产,打造以树脂、色浆、分析测试、中试为支撑的四大研发平台,适时启动汽车原厂和修补漆研发体系及汽车涂料项目建设,为第二条战略曲线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三是利用数字化工具夯实研发管理基础与质量管理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产品规划设计、研发流程管理、项目过程管理、研发成果转化、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基础工作,提升研发效能;四是持续强化研发队伍建设与人才沉淀,全面提高研发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培养既有理论水平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新一代研发岗位能手。

  组织升级方面,为更好的承接公司发展战略,各部门在立足自身职能的同时以赋能和服务各子公司业务发展为己任,充分利用现有组织资源进行合理谋篇布局,进一步优化各业务模块间资源配置和业务流程,提升组织整体运营效能与活力。重点开展六项工作:一是全力保障总部科创大楼、上海松井研究院、松井越南工厂建成并投入使用,积极筹建美国商务技术服务“据点”,努力构筑松井发展的“根据地”,打造客户体验的“强磁场”;二是持续探索“供应链大平台”的最佳管理路径与方法,在降本增效方面创造更多价值;三是人力资源管理水平迈上新台阶,持续完善各子公司绩效考核激励机制与干部核心人才管理,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的员工职业发展体系和能力成长路径,筑牢人才基石;四是施行“数智运营,驱动发展”策略,进一步巩固数字化成果,创建总部智慧园区,优化IT一体化平台建设,助力组织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感提升;五是强化业财融合,保障业财融合整体管理质量提升,推进经营系统实施,实现财务管理的赋能;六是善用资本手段,借资本之力补链、延链、强链,为公司战略落地和经营目标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市场开拓方面,公司以“产品+技术”为牵引和支撑,深入洞察客户的真实需求,提高自身价值创造能力,助力客户成长,与客户实现共生共赢。一是乘势而上,抢抓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黄金机遇,巩固和扩大先发优势,牢牢锚定差异化技术及产品竞争策略,在乘用汽车领域实现多点开花;二是将高端消费电子核心业务做强做精做透,加大市场开发广度和深度,继续保持行业领先地位,重点在笔电和可穿戴设备领域狠下功夫,谋求更大的市场空间;三是以松井越南为生产和营销基地,辐射东南亚及印度市场,实现客户资源的有效渗透,进一步提升全球品牌影响力;四是增强油墨、胶黏剂产品的市场之间的竞争力,积极开发油墨产品战略核心客户,在胶黏剂产品上补齐短板,力争实现新突破。

  文化建设方面,结合各子公司企业文化建设的实际需求,统一理解与认知,确保上下同欲,步调一致。公司将以企业文化主题年活动为抓手,多点发力,因地制宜,引领子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充分发挥各项目负责人在企业文化中的核心作用,带头深入理解企业文化体系的主要内容,感受使命的责任、愿景的激励,明确核心价值观念的深刻内涵,理解关键行为准则的具体要求;深化公司核心价值观“入脑入心入行”的影响,以文化心,以文化行,推进文化落地,促进卓越经营。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比亚迪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新产业盈利能力优秀,未来营收成长性一般。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国新能源盈利能力较差,未来营收成长性较差。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偏高。更多

  证券之星估值分析提示松井股份盈利能力良好,未来营收成长性良好。综合基本面各维度看,股价合理。更多

上一篇:业界新闻-电子 下一篇:iPhone17有新技能让机身更轻更薄但不耐摔

全国销售热线
0371-85608552

销售咨询电话
13838570777